西夏:开国皇帝李元昊所创建,历经十帝,享国189年 西夏(1038-1227)是中国历史上西北党项人建立的政权,自称邦尼国或大白国和西朝。因为在西部,宋人称之为西夏。前期与辽、北宋并存,后期与金朝并存。十帝之后,享国189年。自881年李四公任命我军为难军以来,李的政权持续了346年。
党项,西夏始祖,祖籍四川松潘高原。唐末以黄巢定农民起义为节度使,先后归顺唐、五代、宋。周霞政权被北宋吞并后,李不愿向宋朝投降,出走经商,先后占领河西走廊地区。1038年,李元昊称帝,建立了国家。西夏打赢了宋夏战争和辽夏战争,导致三国鼎立。从夏宗彝到崇宗,权力掌握在皇太后和皇帝的母亲党手中。西夏因皇党与母党对峙而内乱。
金朝崛起后,西夏改为臣服于金朝。夏仁宗年间,天灾人祸,任德靖分裂国家。但是,改革后,鼎盛时期繁荣起来。漠北大蒙古崛起,西夏报乙二年(1227年)西夏最终亡于蒙古。
西夏在宁夏、甘肃、青海东北部、内蒙古西部、陕西西北部,占地2万多里。在对外关系上,他表面上称臣于辽、宋、金,实际上是称帝于国内。前期与辽、北宋战争频繁,保持了三国鼎立。后期与金并行,受蒙古威胁。
从宋初的李到的建立,党项社会完成了从氏族公社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的转变。元昊的开国标志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地主制的转变,成功后进入封建地主制,以农牧业为主。自清末以来,西夏考古研究不断发展,形成了非常流行的西夏研究。
在位王朝的称号
唐朝贞元年间,吴朔方分为两段,一段定周霞节度使,一段治周霞,位于今陕西横山县西北。唐末黄巢起义爆发后,尧州(今陕西富县)刺史李思恭、李孝昌立誓讨贼,唐僖宗为救他一命,立他为左武威将军,左武威有权知道夏绥寅。黄巢平定后,李四公封“夏国公”,拜节度使于周霞,由此得名“夏”。西夏建立后,自称“邦尼定国”或“高柏夏果”和西朝。
西夏史专家吴天墀认为,邦尼定国有可能是汉字“白山国”的音译。西夏统治者称自己的国家为“白国”,有文献记载,有文物佐证。同时又有河西之称,因为地处西北。
西夏的起源和建立
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初唐。这时,党项开始变得更加强大。拓跋珪从唐朝辞官,改姓李,举家迁往青州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),在那里封平西宫。从那以后,他就在这里定居了。唐末,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在黄巢起义中取得巨大成就,又被赐姓李。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裔与夏国公成为地方藩镇势力。
另一种说法是西夏皇室是鲜卑人的后裔。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自称是北魏鲜卑之后。
上册《宋史》,下册485,《夏国传》,袁浩带着邮票去了宋仁宗:“大臣们的祖先最初是从皇帝那里出来的,当东方
宋初沙凡镇兵权之争引起李的不满。虽然他们起初服从了宋的命令,但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了。1032年,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位夏果,开始积极准备离宋。他先是弃姓李,自称姓魏。第二年,以避父讳之名,改宋为秀才。开始了西夏自己的称号。在随后的几年里,他修建了宫殿,设立了文武班,规定了官民要服,决定了军制,确立了军队的名称,创立了自己的民族语言(西夏语)。公元1038年10月11日,李元昊称帝,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夏天成立。
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,请通知我们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