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点甜食心情好的原因 关于人类嗜糖的三个真相 长期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“糖瘾”,高糖饮食会破坏人体健康的平衡,导致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脏损伤、智力下降、寿命缩短。我们用360常识网来看看。
嗜糖,似乎是每个生物都逃不开的命运。
糖可以为日常活动提供能量,大多数人对糖有天然的味道,所以在自然环境中不容易得到糖。然而,爱糖的人通过种植和提炼使人类生活中的糖变得容易获得。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。长期摄入过多糖分导致“糖瘾”,高糖饮食破坏人体健康平衡,导致肥胖、糖尿病、心脏受损、智力下降、寿命缩短。
1.吃糖多是得糖尿病的原因
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、饮食不合理、肥胖、熬夜、吸烟等。虽然不能说多吃糖一定会导致糖尿病,但很多糖尿病医生已经指出,糖尿病的病因与饮食密切相关。
预防糖尿病,需要均衡全面的营养饮食,合理控制热量摄入,维持标准体重。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容易导致肥胖,更容易诱发2型糖尿病的发病。需要注意的是,除了真糖,一些“隐形糖”也要警惕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主食,如馒头、米饭、面条等,其实都是“糖”。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也是不健康的。
2.吃糖太多不仅伤脑,还会伤心。
英国《自然》杂志《科学报告》中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,吃太多甜食不仅会让人心情变好,还会导致焦虑、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。与以前的人相比,未来五年常见精神疾病的概率增加了23%。
加州大学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老鼠实验,研究人员说,长期高糖饮食会削弱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,换句话说,吃太多糖会让人变笨。
一项涉及17万人的研究发现,每天多喝一杯含糖饮料,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16%。
3.不吃糖就能健康吗?
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,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吃糖。无糖饮食不能和健康饮食完全挂钩。糖作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,每天控制好摄入,对人体更健康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,人们摄入糖后,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,为大脑补充能量,从而更好地控制情绪。
那么你每天吃多少糖才算健康呢?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,普通人每天可以吃25克左右的糖。
很多现代人在心情不好、烦躁、压力大的时候选择吃喝来发泄,还有一些女性喜欢通过甜食和甜点来改善心情,那么为什么吃了甜食之后会感觉好一些呢?
一项针对女性的研究发现,与饥饿时相比,女性进食后大脑对浪漫图片的反应更强烈。可能的原因是女人饿的时候专注于获取食物,吃饱了脑子更明显需要浪漫和爱。这就类似于中国古人说的“吃饱了想着色欲”。
据专家介绍,吃甜食后心情会变好与心理和生理因素有关。
首先,人心情不好的时候,身体很容易缺乏营养。因为情绪和情绪与大脑活力有很大关系,越是心烦、焦虑、烦躁,大脑需要的糖就越多。
吃其他食物,如脂肪、蛋白质、膳食纤维等,不能立即转变为大脑所需的糖分,而甜食、冰淇淋、巧克力等高糖分食物,则能迅速进入血液,满足大脑的能量需求,消除大脑疲劳和不适。点击蓝色单词,了解更多关于:的信息
此外,当人体血液中的糖含量降低时,人体处于低血糖和饥饿状态,更容易生气、发脾气和MoO。其次,吃甜食会带来满足感,满足人体的味觉需求,从而缓解心情。
根据一些研究,甜食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,而内啡肽可以调节情绪,让人兴奋。所谓“糖瘾”也是这个道理。但是,只要长时间不吃太多甜食,就不用担心糖瘾。
“吃”能让心情变好的原因可能也是以下因素:
1.咀嚼食物本身也是一种释放不良情绪的运动。
2.人心情不好的时候,需要维生素B的帮助,所以饿的时候更渴望碳水化合物,比如馒头、馒头等富含维生素B的东西。
3.甜食还能增进食欲,带来心理上的满足,迅速增加血糖,缓解饥饿感。
但是,我们一直提倡大家都要低糖少盐。那么哪些时刻适合吃点糖呢?
1、呕吐或腹泻。一般在这种情况下,身体容易出现电解质失衡,肠道吸收能力下降,需要糖来补充体力。
2.低血糖发生时,吃甜食可以防止头晕和身体虚弱。
3.剧烈运动前,需要甜食来补充体力。
4.在两餐之间,比如上午10点,下午3-4点,可以通过甜食来补充体力,提高工作效率,缓解饥饿感。
另外,建议有条件的话,术后喝点糖水有助于体力的恢复。